选取吸收更强的190-230nm波段,更好的检测效果和精度。
国内首创长光程深紫外检测技术,光程2米以上,真正实现1mg/m3直测,非算法拟合。
采用改进型紫外差分光谱(DOAS),与传统的NDIR相比,测量精度受水分和粉尘影响小。
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仪器检测下限低。仪器内部多点温控,环境适应性好。
光源采用高稳定性气灯,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模块化设计,光源、光谱仪、气体室等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维护方便。选取吸收更强的190-230nm波段,更好的检测效果和精度。
国内首创长光程深紫外检测技术,光程2米以上,真正实现1mg/m3直测,非算法拟合。
采用改进型紫外差分光谱(DOAS),与传统的NDIR相比,测量精度受水分和粉尘影响小。
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仪器检测下限低。仪器内部多点温控,环境适应性好。
光源采用高稳定性气灯,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模块化设计,光源、光谱仪、气体室等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技术原理
各种物质对不同的波长紫外辐射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不同波长的紫外辐射依次照射到样品物质时,由于某些波长的辐射能被样品选择吸收而减弱,于是形成了特征吸收,其吸收关系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通过对特定气体分子的特征吸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应的气体的浓度。
光学结构
该技术平台由光源、长光程气体池、光纤和光谱仪(含光阑、全息光栅、线阵检测器)等光学组件构成,光源发出的紫外可见光经光学视窗进入气体室,被流经气体室的被测样气所吸收,携带被测样气吸收信息的光经透镜汇聚后耦入光纤,经光纤传输送入光谱仪进行分光、采样,得到气体的吸收光谱。通过对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气体中相关组分的浓度。
吸收光谱
能够连续监测NO与SO2(可选测量NO2)的浓度,利用独特紫外差分算法(DOAS)分离吸光度总曲线,通过上百个数据采集点利用回归算法使其对应每一种不同被测物质曲线。此种方法要比传统的红外滤光的方法要简单很多,因为此种做法使得分析仪没有可活动部件,没有滤光片及机械调制的部件。使用寿命会更长,同时检测气体更多,而且可以较好的解决其他气体对待测气体的交叉干扰。
长期漂移
经过30天24h漂移的跟踪测量,对传感器长期测量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得到了CO传感器在零点、80%量程浓度的长期稳定性数据。传感器气室恒温40℃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测量
重复性
同等标气及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在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实验任务。依次通入氮气和80%的量程气,重复操作6次进行重复性实验;根据实验曲线图可以看出:零点最大在1~5之间,偏差为5ppm。
污染源监测是指对污染物排放出口的排污监测,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置、利用排放点监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效果监测,国家逐年加强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监测监管,提高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管理水平,制定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分析SO2、NO、O2)
● 脱硫工艺监测(分析 SO2、O2)
● 脱硝工艺监测(分析NO、NH3、O2)
● 垃圾焚烧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分析 SO2、NO、O2)
● 硫磺回收工艺气体分析(分析SO2、H2S)
● 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分析SO2、NO、O2)